在2025年的加密货币市场中,稳定币已不再仅仅是价值锚定与交易媒介的工具,其功能边界正被持续拓展。随着全球利率维持在相对高位,以及传统金融(TradFi)与去中心化金融(DeFi)融合趋势的深化,一种新型稳定币形态——“收益型稳定币”(Yield-BearingStablecoin)正迅速崛起,成为资本关注的焦点。这类稳定币的核心特征在于,其持有者不仅能享受与美元1:1锚定的稳定性,还能直接或间接分享底层资产所产生的收益,尤其是来自美国国债、商业票据等高信用等级资产的利息回报。这一模式打破了传统稳定币发行方独占收益的格局,将原本由Tether、Circle等机构“躺赚”的息差,部分返还给终端用户,从而重构了稳定币的价值逻辑。根据行业数据,截至2025年7月,以Ethena的USDe、Ondo的USDY为代表的收益型稳定币总市值已突破百亿美元,日均交易量持续攀升。本文将系统解析收益型稳定币的运作机制,并深入剖析当前市场中最具影响力的五大头部项目,涵盖其技术架构、收益来源、风险敞口及主流交易平台,为投资者提供一份全面、科学的参考指南。
收益型稳定币的底层逻辑与市场演进
1、从无息锚定到收益共享的范式转移
传统稳定币如USDT和USDC,其商业模式本质上是发行方以零成本吸收用户资金,并将这些资金投资于美国国债、回购协议等低风险资产获取收益。例如,Tether在2025年第二季度的鉴证报告中披露,其直接持有超过1570亿美元的美国政府债券,成为全球第18大美国国债持有者,每年可产生数十亿美元的无风险利润。然而,这些收益并未回馈给稳定币持有者,导致用户在承担潜在中心化风险的同时,却无法获得任何利息回报。收益型稳定币的出现正是对这一“收益围墙”的突破。其核心逻辑是将底层资产产生的利息,通过智能合约或中心化机制,直接分配给代币持有者。这种“持有即生息”的模式,使稳定币从单纯的支付工具转变为一种被动收入资产,类似于链上的货币市场基金。这一转变不仅提升了用户资产的使用效率,也增强了稳定币的吸引力,尤其在高利率环境下,成为吸引机构资金和散户资本进入加密生态的重要入口。
2、技术架构与收益来源的多样化路径
收益型稳定币的实现路径呈现出多元化特征,主要可分为三类:一是基于现实世界资产(RWA)的直接收益分配,如Ondo的USDY和MakerDAO的USDS,其收益直接来源于链下托管的美国短期国债利息;二是采用“Delta-Neutral”对冲策略的合成收益模型,以Ethena的USDe为代表,通过质押以太坊(ETH)获取质押收益,并利用永续合约空头头寸对冲价格风险,同时捕获资金费率收入;三是中心化机构推出的带息稳定币,如PayPal的PYUSD,通过其传统金融网络投资国债并部分返还收益。这些不同的技术路径反映了项目方在去中心化程度、风险控制、资本效率和监管合规之间的权衡。例如,RWA模式强调资产透明度和监管合规,但依赖中心化托管;Delta-Neutral模式则在链上实现更高程度的自动化和可组合性,但其收益稳定性与市场情绪(尤其是资金费率)高度相关。这种多样性推动了稳定币赛道的创新,也加剧了项目间的竞争。
Ethena(USDe)–Delta-Neutral策略的市场引领者
1、项目架构与收益生成机制
EthenaLabs推出的USDe是当前收益型稳定币领域最具影响力的项目之一,其独特之处在于采用“Delta-Neutral”(德尔塔中性)策略来生成收益。该模型的核心是同时持有两种资产:一是通过Lido等协议质押的以太坊(ETH),获取约4%的年化质押收益;二是与质押ETH数量相等的永续合约空头头寸,用于对冲ETH价格波动风险。由于永续合约存在资金费率(FundingRate)机制,当市场多头情绪高涨时,多头需定期向空头支付费用,这部分收入构成了USDe收益的主要来源。在牛市或高波动性市场中,资金费率收入可能远超质押收益,使得USDe的年化收益率一度突破30%。Ethena通过智能合约自动化执行这一策略,并将产生的综合收益以sUSDe(StakedUSDe)的形式分配给质押者,实现了“持有即生息”的用户体验。
2、市场表现与主流交易平台
自2023年推出以来,USDe的供应量持续增长,于2025年初突破100亿美元大关,成为市值最高的非传统稳定币之一。其高收益特性吸引了大量DeFi用户和机构投资者,日均交易量位居前列。USDe在多个主流中心化和去中心化交易所广泛交易。在中心化交易所方面,币安(Binance)提供了USDe/USDT、USDe/USD等交易对,拥有极高的流动性和深度;欧易OKX(OKX)同样支持USDe的现货与杠杆交易,并提供定期理财服务;火币HTX(Huobi)也已上线USDe,为亚洲用户提供便捷的交易通道。在去中心化领域,USDe主要通过CurveFinance的专用池进行兑换,并集成于Aave、Balancer等主流DeFi协议,作为高流动性抵押品使用。Ethena的成功验证了合成收益模型的市场可行性,但也引发了对其长期稳定性和监管风险的讨论,尤其是在资金费率逆转或市场剧烈波动时的潜在风险。
OndoFinance(USDY)–RWA代币化的合规先锋
1、产品设计与资产透明度
OndoFinance是现实世界资产(RWA)代币化领域的领军项目,其推出的USDYield(USDY)是一种由短期美国国债和银行活期存款支持的代币化票据。USDY的运作机制高度透明:用户持有的每一枚USDY,都对应着由托管机构(如安永审计的信托实体)持有的等值美国国债或现金等价物。这些资产的收益(主要是国债利息)在扣除运营费用后,按比例分配给USDY持有者。与传统货币市场基金类似,USDY提供接近无风险的固定收益,年化收益率通常与美国3个月期国债收益率挂钩,维持在4.5%至5%区间。USDY的创新之处在于其“不记名债权”设计,持有人无需KYC即可享受收益,同时保持了与DeFi生态的可组合性,可无缝集成于借贷、质押等协议中。
2、发行机制与交易生态
USDY通过Ondo的智能合约系统在以太坊和Solana等多条区块链上发行,确保了跨链流动性。其底层资产的持有和收益分配由智能合约自动执行,减少了人为干预风险。在交易层面,USDY已被多个主流平台接纳。币安(Binance)在其“RWA专区”上线USDY,提供USDC/USDY交易对,吸引了大量关注RWA赛道的投资者;欧易OKX(OKX)也支持USDY的现货交易,并提供质押服务以增强收益;KuCoin作为早期支持者,持续为USDY提供流动性。在去中心化交易所,USDY在Balancer和Raydium等平台拥有活跃的交易池。OndoFinance与BlackRock、FranklinTempleton等传统金融巨头的合作,进一步增强了其资产端的可信度,使其成为机构资金进入加密市场的理想桥梁,代表了RWA赛道向主流金融靠拢的重要方向。
PayPal(PYUSD)–传统巨头的Web3布局
1、品牌背书与合规优势
PayPal推出的PYUSD是传统金融科技巨头进军加密领域的标志性产品。自2023年发布以来,PYUSD以1:1锚定美元,由PaxosTrustCompany作为托管方,储备资产包括现金和短期美国国债。进入2025年,PayPal开始探索为PYUSD持有者提供收益分配机制,尽管其收益率低于纯DeFi项目,但其强大的品牌背书、庞大的用户基础和严格的合规框架,使其在支付和跨境汇款场景中具有独特优势。PYUSD的收益来源于底层国债投资组合的利息,由PayPal及其合作银行管理,并通过其平台逐步向用户开放。这种模式虽然中心化程度较高,但极大地降低了普通用户进入加密收益世界的门槛,特别是对于不熟悉DeFi操作的主流消费者而言。
2、应用场景与平台整合
PYUSD的交易主要集中在支持传统支付与加密货币融合的平台。在中心化交易所,欧易OKX(OKX)和Bitstamp均上线了PYUSD/USDT交易对,方便用户进行兑换;币安(Binance)虽未直接上线PYUSD,但支持通过其支付通道使用PYUSD进行法币出入金。PayPal自身的应用生态是PYUSD的核心使用场景:用户可以在PayPal钱包中持有PYUSD,并在支持加密货币支付的商家处进行消费,或将PYUSD转账至其他钱包。此外,PayPal与Venmo的整合,使其能够触达数亿北美用户,为PYUSD的普及提供了巨大流量入口。尽管其收益模式尚在探索阶段,但PYUSD的成功证明了传统金融巨头在推动稳定币大规模采用方面的巨大潜力,也为未来“支付+收益”一体化的稳定币形态提供了范本。
MakerDAO(USDS)–去中心化协议的自我进化
1、从DAI到USDS的战略转型
MakerDAO作为去中心化稳定币DAI的创造者,长期以来依赖超额抵押加密资产来维持挂钩。然而,为应对市场变化和竞争压力,MakerDAO在2025年推出了USDS(原计划名称,实际可能为DAISavingsRate机制的升级或新代币),旨在将其协议转变为一个能够分配现实世界资产收益的平台。该项目的核心是通过其治理系统,将部分协议金库(如DSR存款)的资金投资于经批准的美国国债、公司债券等RWA资产。用户将DAI存入特定模块后,即可获得与这些资产收益挂钩的利息,年化收益率稳定在4.75%左右。这一转型标志着MakerDAO从纯粹的DeFi协议向“去中心化央行”和“链上资产管理平台”的演进,试图在保持去中心化原则的同时,拥抱高收益的现实世界资产。
2、治理与流动性支持
USDS(或其收益机制)的运作依赖于MakerDAO复杂的治理流程,由MKR代币持有者投票决定投资策略、资产类型和风险参数。这种去中心化治理确保了决策的透明度和抗审查性,但也带来了决策效率的挑战。在流动性方面,DAI本身已是DeFi生态的基石资产,被广泛集成于Aave、Compound、Uniswap等几乎所有主流协议。支持USDS收益的DAI在这些平台同样具有高流动性。在中心化交易所,币安(Binance)、欧易OKX(OKX)、火币HTX(Huobi)均提供DAI的交易对,用户可轻松兑换或质押。MakerDAO的转型虽然面临技术复杂性和监管不确定性,但其庞大的用户基础和成熟的协议架构,使其在收益型稳定币赛道中占据重要地位,为去中心化金融探索可持续收益模式提供了宝贵经验。
FraxFinance(sFRAX)–DeFi协议的利率追踪者
1、sFRAX的创新机制
FraxFinance是DeFi领域中积极拥抱传统金融体系的代表,其推出的sFRAX(StakedFRAX)是一种允许用户质押FRAX稳定币以获取收益的金库产品。sFRAX的核心创新在于其与传统银行系统的深度整合:Frax通过其子公司在堪萨斯城的LeadBank开设经纪账户,利用质押的FRAX资金直接购买美国国债。这些国债的利息收入在扣除运营成本后,作为sFRAX的质押收益分配给用户。sFRAX的设计目标是使其收益率与美联储利率保持高度相关,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可靠的、受宏观政策影响的收益来源。截至2025年,sFRAX的质押总量已超过6000万枚,年化利率稳定在4.8%左右,成为DeFi用户获取稳定收益的重要工具。
2、生态系统与交易网络
sFRAX作为Frax生态的一部分,与FRAX稳定币、FraxEther(frxETH)等资产深度集成。用户可以在Frax官网直接进行质押和赎回操作。在交易层面,FRAX稳定币本身在多个主流交易所广泛流通。币安(Binance)、欧易OKX(OKX)、KuCoin均提供FRAX/USDT等交易对,为sFRAX的底层资产提供了充足的流动性。此外,sFRAX的收益凭证(如stkFRAX)也可在CurveFinance等去中心化平台进行交易。FraxFinance申请美联储主账户的举措,进一步彰显了其将DeFi与传统金融基础设施融合的雄心,尽管这一过程面临严格的监管审查。sFRAX的成功展示了DeFi协议如何通过创新的金融工程,在合规框架内为用户提供与传统金融相当的收益体验。
2025年的收益型稳定币市场呈现出传统金融与去中心化创新激烈碰撞与融合的生动图景。从Ethena利用链上对冲策略捕获市场情绪收益,到Ondo和MakerDAO将美国国债等现实资产代币化并分配利息,再到PayPal和FraxFinance利用其传统金融网络构建合规收益管道,不同的项目路径共同推动了稳定币从“价值锚定”向“价值创造”的范式升级。这一趋势不仅为加密用户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被动收入机会,也加速了机构资本对Web3生态的接纳。然而,高收益背后潜藏着复杂的操作风险、监管不确定性和市场波动性,投资者需深入理解各项目的底层机制与风险敞口。收益型稳定币的兴起,标志着稳定币赛道进入精细化分工与价值深化的新阶段,其未来发展将继续重塑加密货币的金融基础设施。